用鸭肉冒充牛羊肉,“双一流”大学食堂被罚款27万元-ag官方登录入口

团膳学苑

2023-09-13

0
0
0
184


据央广网报道,内蒙古大学一食堂因用鸭肉冒充牛、羊肉,近日被市监局没收违法所得16374元并处罚款27万元。


(一)事件详情


今年 6月20日,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根据群众举报,对内蒙古大学南校区东院食堂牛肉鸭肉进行取样检测。


检测当天,内蒙古大学立即关闭涉事档口并同步开展调查。调查后发现,该校南校区食堂服务外包餐饮企业有档口在名为“酸汤肥牛”的砂锅中混放牛肉和鸭肉存在用鸭肉冒充牛羊肉售卖的情况。至查获时,相关档口使用鸭肉冒充牛肉或羊肉烹饪菜品的营业额收入共计16374元。


图源:中国普法


据央视新闻9月9日报道,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消息,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近日调查终结内蒙古大学南校区东院食堂涉嫌用鸭肉冒充牛、羊肉提供餐饮服务一案,并向内蒙古大学下达行政处罚告知书。


经查,内蒙古大学南校区东院食堂二楼2号档口、9号档口、11号档口、三楼12号档口清真餐厅自2023年3月10日起陆续开始使用鸭肉冒充牛肉或羊肉烹饪菜品提供餐饮服务。至查获时,上述档口使用鸭肉冒充牛肉或羊肉烹饪菜品的营业额收入共计16374元,其违法营业额收入16374元认定为违法所得。


图源:玉泉区市场监督局


内蒙古大学南校区东院食堂二楼、三楼部分餐饮档口及清真餐厅用鸭肉冒充牛肉或者羊肉烹饪菜品提供餐饮服务的行为,涉嫌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三条第二款的规定,构成用鸭肉冒充牛、羊肉提供餐饮服务的欺诈行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六条第一款第(二)、(十)项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四第二款、第一款的规定,对当事人的违法行为处罚如下:(一)没收违法所得16374元;(二)罚款270000元。


图源:中国普法


据了解,涉案餐饮企业和内蒙古大学属承包关系,7月3日,内蒙古大学已经与其解除合同。然而,虽然二者属于承包关系,但内蒙古大学也应负有监管责任,发生这样的违法行为,该大学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对此,内蒙古大学作出回应称:诚恳致歉,接受广大师生和社会的监督,强化日常监管和检查,努力提升餐饮服务水平和质量。目前,内蒙古大学已联合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对餐厅进行全面整改,并对餐饮服务人员进行普法教育以及操作规范培训。


(二)事件延展


一直以来,餐饮行业冒充食材的现象并不少见,用鸭肉冒充牛羊肉只是冰山一角,还有很多冒充食材的案例,更是让人触目惊心。


  • 2023年6月,厦门4家海鲜餐厅使用以猪生肠为原料的“仿深海蚌片”掉包客人现场点单的“活鲜黄螺”牟取暴利,被市场监管部门立案调查。


  • 2022年7月,上海一餐厅用普通蔬菜等混合制作的沙 拉冒充有机蔬菜沙拉;用乌拉圭牛肉冒充澳洲和牛,最终被市场监管部门合计罚款2万元。

  • 2022年4月,上海查厘士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用冷冻巴沙鱼冒充“南洋咖喱龙利鱼”被罚款20万元。


图源:知乎用户-大眼商机


除此以外,以活换死、以次充好、混淆名目等更是很多不良餐饮商家惯用的技俩。通常情况下,这些不良餐饮商家都心存侥幸,认为食材经过烹饪之后已经面目全非,消费者很难辨别出其中的门道。但凡是违法行为,早晚都会有“暴雷”的一天。


冒充食材终究是得不偿失,表面上看是获得了一时的暴利,实际上一旦被发现便难逃严惩,罚款远远大于所得利润。做餐饮行业,要想长久的经营下去,最终还是要靠诚信经营。

文章来源:红餐网、每日经济新闻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ag旗舰厅官网的版权所有 2007-2023 © 团膳网(tansent)

经营许可证号:沪b2-20180739

icp备案号:

公安备案号:31011302005044

总部地址:上海市闵行区联友路118号a309

app下载 (安卓版)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码访问)
团膳网 (公众号)
团膳学苑 (公众号)
网站地图